高工锂电网统计,自2017年1月份以来,包括厦门钨业、当升科技、科恒股份、天赐材料、湘潭电化、优美科、安达科技、裕能新能源、三秋新能源、国光电器、浩普瑞等11家企业都在国内投扩建正极材料,涉及投资金额超70亿元,产能规划近40万吨。
作为锂电池生产的核心关键材料,正极材料占锂电池原材料成本的30%左右。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带动下,锂电正极材料市场需求迅速攀升。
上海幽威抓住这一契机,已有多项适用于锂电池粉体物料:磷酸铁锂、锰酸锂、钴酸锂、钛酸锂、石墨粉等正负极粉体材料的输送、计量系统的实际应用经验,具体可参照:锂电粉料的真空输送案例以及问题解决方案-钴酸锂 锰酸锂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,其中真空上料机更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,上海幽威: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:15601636398。
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,2016年正极材料产销两旺,多家企业不断扩产,而这样的态势也延续到了2017年。
据高工锂电网统计,自2017年1月份以来,包括厦门钨业、当升科技、科恒股份、天赐材料、湘潭电化、优美科、安达科技、裕能新能源、三秋新能源、国光电器、浩普瑞等11家企业都在国内投扩建正极材料,涉及投资金额超70亿元,产能规划近40万吨。
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表示,随着新增产能释放,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很有可能被打破,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,常规型号毛利将继续下滑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企业大跃进式布局的同时,产能过剩将成为接下来市场最大的风险。以磷酸铁锂为例,GGII预测,到2018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有效产能将达30万吨/年,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将出现明显过剩,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竞争更加激烈。
与此同时,正极材料价格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,且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性能材料的企业并不多,GGII判断,未来市场上将出现中低端材料产能过剩,价格战将进一步激烈,总体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。